最后的尊严
作者:陈鲁民来源:《满分阅读.高中版》2010年7、8月号
巴金先生在晚年病重的时候提出了一个要求,希望能保持自己最后的尊严,不要在身上放那么多管子,浪费那么多珍贵的药物,让自己平静安宁的离开这个世界。当然,由于种种原因,这个愿望并没有实现。
尊严对一个人来说很重要,最后的尊严尤其重要。
在中国的旧社会,如果要处死一个国王,不管他有多有罪,不管他是被俘虏、被推翻还是被迫退位,习惯上都不使用斩首、减半、年关等。,却要喝毒酒,用白绢勒死他,给他留一个全尸。这是他最后的尊严,也是他最后的特权。然而,也有例外。春秋战国时期,伍子胥为父兄报仇,带兵灭楚后,鞭打楚平王,以灭其最后尊严。这位彻头彻尾神志不清的君主听信谗言,娶媳妇为妻,滥杀忠臣。他厚颜无耻,活着的时候没有尊严,不比行尸走肉好。
殷战败后,自焚宁死不被俘,这是为自己保留最后的尊严——与其被周军俘虏,被羞辱,众目睽睽之下上刑场,不如自杀。再想想懦弱的陈后主。敌人立即进入宫殿。他跳进枯井藏了两个礼物。大臣们认为他没有尊严,他们挡住了去路。他还是厚着脸皮跳进了枯井,最后成了阶下囚。相比之下,尹的死确实是值得尊敬的,而且他是一个男子汉,尽管他生前做了太多坏事,死有余辜。
虽然梁武帝在决策上屡犯错误,失去了警惕,养虎后患,使侯景坐了起来,最终导致了“侯景之乱”。但在最后一刻,他坐在龙椅上,表现出勇气和冷静。就连和虎狼之师一起冲进皇宫的杀手侯景,也不得不战战兢兢,小心翼翼。当面训斥侯景后,梁武帝离开了。侯景出宫时,汗流浃背。他连连叹息:他才是真龙!虽然这并不能改变梁代覆灭的命运,但梁武帝在大宅即将覆灭时所维护的最后尊严,一直为史学界所推崇。
当泰坦尼克号面对一艘正在下沉的船时,很多人保持着最后的尊严。男人给了女人和孩子逃跑的机会,乐队还在有条不紊的演奏,队长在指挥最后的工作时依然很冷静。没有迷茫,没有歇斯底里,没有哭泣,他们是真正的绅士。他们表现出来的最后的尊严,体现了伟大的良知和教养,也代表了人类的最高尊严。海底沉船是他们永远的纪念馆。
在最后一刻,狱卒带着毒药进来了。这时,伟大的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还有很多选择:他可以向当局低头以换取赦免;你可以和你的学生一起越狱。然而,他宁愿死得有尊严,也不愿以牺牲真理为代价向权力低头,更不愿成为逃犯,损害自己的名誉。因此,他最后一句话是:克林森,我欠阿斯克勒庇俄斯一只鸡,记得替我偿还这笔债。1787年,法国画家达维特修复了这个神圣的场景,创作了著名的油画《苏格拉底之死》,艺术地恢复了苏格拉底最后的尊严。
月有沉浮,人有悲欢。活着为了值得,死了为了值得。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尊严地活着和死去,即使在生命的最后一刻,我们也应该保持最后的尊严。正如印度诗人泰戈尔所说,“生如夏花之绚烂,死如秋叶之静美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