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功青睐疯狂的人
1965年,一名19岁的美国犹太人被加州大学长滩分校录取,学习电影和电子艺术。大三的时候,这个满怀激情梦想导演的年轻人拍了一部24分钟的短片。它讲述了一对年轻恋人在沙漠中相遇的故事。当时,环球影业是每一个想进入好莱坞的电影人的圣地。1968年,公司首席执行官西德尼& # 8226;乔& # 8226;辛伯格偶然看到了这个年轻人拍的爱情短片。影片一上映,施奈德伯格就兴奋地从椅子上跳起来,对助手说:“我觉得太棒了!我喜欢这个导演选的演员,喜欢电影通过演员表现出来的风格。请尽快安排这位主任见我。”第二天助理向他汇报:查了所有资料,原来这个年轻人不是导演,是大三学生,但不知道他是哪个大学的。我不管他是什么,在哪里。我想见他!一周后,助手奋力寻找那个还在长滩读书的年轻人。“我喜欢你的电影。我们签个合同吧。”当席恩伯格看到这个年轻人时,他直截了当地发出了邀请。小伙子犹豫了一下说:“不过我才大三,还有一年就毕业了。”但是年轻人知道,以他的年纪,想成为大公司的电影导演几乎是不可能的,所以他明白,当下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。“你是想上大学还是想当导演?”辛伯格问道。一分钟,就一分钟,青春开始在头上流汗。他艰难但坚定地说:“我父亲永远不会原谅我现在离开大学。”他顿了顿,站起来补充道:“我是犹太人!”当然,辛伯格明白犹太人是一个非常重视教育的民族,他们大学还没毕业就出来工作是不可想象的。下午,青年与辛伯格所在的环球影业签订了标准的7年“志愿服务”合同。在合同的约束下,青年们把自己的每一分钟都卖给了环球影业。好莱坞称之为“死亡条约”,只有精神异常或有疯狂野心的人才会签署这份合同。当然,这份合同对辛伯格来说也是一场豪赌:让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人,甚至一个大学毕业生当董事,这在公司里从来没有发生过。说同样疯狂也不为过。其实这个年轻人和施奈德伯格都是“精神不正常的人”或者“有疯狂野心的人”,因为这个年轻人先后制作了《大白鲨》、《异形》、《侏罗纪公园》、《辛德勒名单》等传世佳作。那个叫斯蒂芬的年轻人& # 8226;斯皮尔伯格,一个电影历史更加辉煌的名字。斯皮尔伯格选择了当导演,他为退学、父亲的怨恨和七年的自由付出了代价。然而,没有这些成本和疯狂追求梦想的勇气,他不可能取得这样的成功,因为成功总是青睐疯狂的人。(摘自《时代青年& # 8226;前半个月”)